2013年8月15日 星期四

定存?類定存?錢該怎麼存?

想存錢又覺得銀行利息太低的人,不少把眼

轉向「類定存」,但許多人卻搞不懂,自己

竟是為了『存錢』還是買『保障』?


現在有一種產品很像定存,但是利率比定存高,「類定存」

品的說法。帶有定存特性的類定存,其實就是保險商品,只

它具有「儲蓄」概念,將一筆錢存入後,到期便可拿回本金

上利息,這類保險包括年金險、儲蓄險、萬能保險等等。

因此相較於銀行,保險公司可以給出較高利率,在現今市場利

率低到趨近於0的時代,類定存商品對定存大戶來說十分具有

吸引力類定存不盡然只針對定存大戶販售,手頭不寬裕的我們,或是工作3、5年的職場新鮮人:「來說,若是為了長期規畫一筆錢養老用,就很適合類定存



要買類定存產品之前,得謹記2件事


考量重點1短期目的還是長期目的?
因為利率比定存稍高,資金夠大才能衍生較大的利息收益。但沒有龐大資產,只領死薪水的上班族,依然可以透過保險公司的儲蓄型保險險來強迫儲蓄。「銀行定存最多3年,類定存卻能做到6-20年之久」,如果我們把資金存在銀行定存,一旦定存到期,就面臨這筆錢是「花掉」還是「換單」的選擇。除非有絕佳的克制力,否則很容易不小心把錢花掉。所以要釐清自己動機是什麼,如果是為了存錢,長期的類定存商品會比較適合。「力量多小都沒關係,但起碼要開始。每個月繳完款,手頭有點緊,但不至於餓死的繳費金額最適當」對於現階打拼的我們不適合短期間類定存還有一個原因:看不出利息效果。年期愈短的類定存商品利率,與銀行定存利率的差距愈近,除非透過大筆資金孳息,才能看出差異。沒有大額存款的我們,不如存六年後用時間來拉長,才能顯現複利威力
(年輕就是最大本錢)
值得注意的是,買類定存商品,未必穩賺不賠,有如一定存保本外,還是有需要格外留心的地方。

考量重點2:類定存幾乎無保障功能?

一般說來,年金險不會結合壽險,通常也沒有附約,「比較是因應退休族群管理資金而衍生出的『合約』」,退休族群手上有閒錢,將錢「存入」保單賺取比銀行高的利息,合約到期再領回。
若是儲蓄險,短年期的通常也是附加意外險或醫療險,「但若主約到期,附約也就因此終止,」為了避免因為類定存到期而使得保障終止,建議,將最迫切需要的醫療險等保障,最好和儲蓄分開進行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